“现在村里的路灯亮了,道路宽了,环境美了,产业好了,生活越来越舒心。”阳坪村张云昌在谈到生活变化时高兴地说。今年以来,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在8个村(社区)全覆盖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走出一条“强村富民”之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创建“峡江田园党建”品牌
巴阳镇坚持党建统领,结合巴阳本地的峡江文化和田园特色,提出打造“峡江田园党建”品牌,科学划分“田园党小组”,定时开展“田园技术课堂”“田园民情夜访”“田园组织生活”等特色活动。
“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提出建议我们一起探讨。”阳坪村第2党小组组长熊道兴说。
一场“田园组织生活”在阳坪村浓情召开,党员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畅谈着对该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的感想体会。老党员熊德东奉献出自家庭院方便群众议事,让周围党员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参加组织生活、学习培训等便民服务。
“大家放心,你们的问题我都记在问题清单上的,我们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我们商量着办,不能解决的我们上报给村里协调解决。”熊道兴向大家保证。
“通过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有效激发了党员的身份意识,我村党员在村级事务当中发挥了更多的积极作用。”阳坪村党支部书记刘永明说。
探索“五在五院”基层治理模式
如何解决惠民政策、便民服务离群众更近的问题?巴阳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就是探索“五在五院”基层治理模式。“五在”即让组织建强在田园,让政策落实在田园,让干部担当在田园,让人才创新在田园,让产业开花在田园。“五院”即建设一批初心庭院、书香庭院、文创庭院、清风庭院、平安庭院。
巴阳镇依托辖区的网红民宿、家庭农场等,已累计打造21个学习型、开放型、创新型、服务型、效能型的亲民化庭院,为老百姓提供快速高效的“零距离服务”,将变革型组织搭建在老百姓家门口。
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巴阳镇是有名的水果镇,种植枇杷面积超过1.1万亩。规模和产量有了,怎么提升枇杷品质成了关键。
巴阳镇党委、政府谋定而动,与西南大学、中国园艺学会等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采取“科研院所+合作社+种植户”的合作模式,建设枇杷新品种试验研发基地300亩、数字化智慧枇杷园区500亩,通过科技赋能,帮助种植户成为经营管理人才,将技术培训班举办到村组、田间地头。
“专家讲的东西真实用,教我们疏果、套袋、灌溉,种下去还要管得好,枇杷的产量才高、个头才大……”巴阳村熊道模满意地说。
今年5月巴阳枇杷成熟之际,100余家上门收购,果农通过电商直播拓宽了枇杷销售渠道。据统计,2023年巴阳镇枇杷总产量2.2万吨,产值达2.6亿元,电商销售超10万单,户均增收近3万元。
推行“三榜一卡”积分管理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每个月都会定时来到我们家门口进行积分兑换,看我几十年的老寒腿,去一趟村办公室确实不容易。”天山村王儒恒握着党员志愿者王春龙的手说。
王儒恒虽然腿脚不方便,但却擅长藤编,是巴阳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党支部通过积分超市对手工艺品进行收购,赚取的收益都返还给手艺人,同时另外还按照“三榜一卡”积分细则对他们进行积分,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巴阳镇“三榜一卡”积分管理即设置先锋榜、扣分榜、奉献榜和户有一册的积分卡,通过“发布需求、积分登记、积分奉献、积分核实、积分兑换、大会通报、三榜公示”系列流程将村民行为量化为可见、可比、可评的积分数据,推动积分管理落到实处、发挥作用。
当地党支部针对不少群众居住地较为偏远的实际问题,还征集党员志愿者驾驶“先锋车”,将积分兑换物品送到群众家门口,深受群众欢迎。
成立“三根板凳”调解室
近年来,巴阳镇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创新建立“三根板凳”调解室。“三根板凳”泛指矛盾双方、板凳调解员三方参与,将调解牌、小板凳搬到田间地头、村落院坝,现场说法、讲理、通情。
“我们还配套建立6项调解机制,形成6条调解理念,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全镇矛盾纠纷掌控力得到明显提升。”巴阳镇政法委员张军表示。
日前,在巴阳镇永利村4组召开了一场现场调解会,因彭某家养的牛把王某家的枇杷苗吃了。“三根板凳”调解室获悉案情后,联同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进行调解。调解室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讲政策、摆道理,最终彭某补偿王某枇杷苗费用500元,双方化干戈为玉帛。
“一个村的乡里乡亲居住在一起,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一些小纠纷、小摩擦容易激化成大矛盾,现在有了干部来给我们当中间调解人,大家都能信服接受。”永利村村民彭某说。
巴阳镇党委书记任绪锋表示,巴阳镇将全力创建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运用数字化理念、策略、机制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聚焦凝心铸魂,激发创新活力,在云阳“兴云赛道”中跑出加速度,力争打造具有巴阳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叶子语)
上一篇 : 潮起九龙 万象更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区 九龙坡用“新”做
下一篇 :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