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校园挖矿队”:一年挖出18个宝藏项目

2023-06-21 15:15:05 成都商报电子版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为60%至70%。这就意味着,大量科技成果还处于沉睡状态。


(资料图)

为了唤醒这一沉睡的“富矿”,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成果转化基地成立了一支迷你“挖矿队”,并派驻到大学担任“驻校技术经理人”,在科研一线常态化“挖矿”。

入得了实验室,上得了谈判桌,进得了生产线,驻校技术经理人在研发方、投资方、实施方三方之间穿梭自如,作为“行走的黏合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为何挖?

致力于破解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两张皮”现象

从技术成果到产品产业的距离有多远?业内有“死亡峡谷”的说法。

一方面,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排队等转化,却因对于企业需求、市场需求把握不清显得“不接地气”,难获市场青睐;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技术难题“无米下锅”,亟须高校或科研院所给出及时方案。

“研发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两张皮’现象是普遍性难题。”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副主任林松在谈到为何试点驻校技术经理人工作机制时表示。

破解“两张皮”现象,需要驻校技术经理人深入一流高校、挖掘重点成果、促成转化合作。

谁来挖?

开展“驻校技术经理人”试点

在高校全天候蹲守

去年以来,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展“驻校技术经理人”试点,先期在四川大学派驻两名驻校技术经理人。这两名驻校技术经理人可谓精挑细选。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流程长、环节多、利益相关方复杂等特点,一个完整的技术转移,需要投资人、企业家、技术经理人、律师、技术专家等多方协作。驻校技术经理人身兼数职,需要从技术转移的全流程来考虑。他们必须拥有良好的技术背景,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哪里有“矿”可挖;又能紧密地贴近市场,获悉企业最需要的“富矿”。

“工资社保基地来缴,派他们到川大全职上班。”林松透露,派驻的两名驻校技术经理人,本身就毕业于四川大学,对校园环境更熟悉,更容易获取教授的信任。从工作模式来看,驻校技术经理人作为前端“探头”,挖掘一手高校科技成果,形成了项目“触达-评估-培育-转化-孵化”的服务能力,这对后期的落地转化至关重要。

“科研成果转化一定要从市场的角度来推动。”林松表示,驻校技术经理人的试点本质是技术转移机构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渠道,将机构挂靠的技术经理人,专职派驻到高校院所实验室和学校双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部门协助工作,从而让他们在一线常态化“挖矿”。能不能最终打磨出“宝石”,瞄准目标持之以恒地“挖矿”必不可少。

如何挖?

构建涵盖前端项目触达、后端落地转化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光是前端项目触达还不够,驻校技术经理人的背后还有一支团队来负责后端落地转化。

目前四川大学驻校技术经理人全职在校内办公,协助川大创新创业学院完成“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协助部分学院进行科技咨询、项目评估、转化路径规划等工作。以赛事和服务为抓手,触达学校上百项创新创业项目。

校内定期举办“川大-菁蓉碰创汇”系列成果路演对接活动,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邀请投资人、孵化专家、教授走进校园共同辅导项目团队,会后跟踪走访,确保能更深入地挖掘项目,落地转化。

“前端技术经理人在校内负责挖掘项目、对接需求,后端就需要一个完整的载体和团队来提供全链条的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支撑。”林松介绍,围绕前端项目触达、后端落地转化的服务链,在四川省科技厅、成都市科技局和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和种智孵化器、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等小伙伴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共同成立了成都高新成果转化基地,为驻校技术经理人在高校院所挖掘转化的项目提供一对一的转移转化咨询、资源对接、孵化创投、产业培育等一站式服务,为落地转化的企业培育保驾护航。

成果如何?

前端跟进60余个项目

成功孵化18个项目团队

记者了解到,经过一年的试点,通过驻校技术经理人挖掘校内科技成果,对接市场需求,前端跟进了60余个项目,已成功孵化18个项目团队。其中4家拿到首轮融资,涉及新材料、节能环保、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市场前景。

“带着企业需求和高校院所的研究团队深入接触,有效地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真正促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就是我们想要挖的‘宝矿’。”林松表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上一篇 : 6 种超好吃风物,来自两座山清水秀的小城

下一篇 : 最后一页

x

相关推荐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