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广鹿岛上发现7000年前古人类文化遗存,有专家认为——
(相关资料图)
小珠山文化与红山文化同宗同源
复原的小珠山先民居住的房屋。
小珠山遗址出土的距今7000年的鹿纹石制品。
小珠山遗址出土的陶罐。
核心提示
考古发现,7000多年前便有一群人在大连的广鹿岛上生活,被称为“小珠山文化”遗存。小珠山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延续着独特的海岛生活,一直到距今4100年前。这群与红山文化先民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史前人类,前期依靠渔猎生活,后来逐渐习惯了饲养家畜,并成为多种考古学文化北上传播的中转站。小珠山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 与红山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论是从大连市内出发,还是从大连下辖的长海县出发,到达广鹿岛都需在海上航行一个多小时。万余年来,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大海成为阻隔大陆与海岛的天然屏障。尽管如此,距今7000多年前,一批先民来到远离陆地的广鹿岛及周边海岛上。
——这些史前先民从哪里来?
——他们依靠什么食物为生?
——在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中,这些海岛先民扮演了什么角色?
随着采访不断深入,这些问题的答案逐渐清晰。
大连长海县下辖多个乡镇,这些乡镇均位于海岛上。其中的广鹿岛镇由广鹿岛、瓜皮岛、格仙岛、洪子东岛、葫芦岛等岛礁组成。在长海县所辖的所有岛礁中,广鹿岛的面积最大。
百年前,有人曾在广鹿岛上一座被称为小珠山的山下发现了史前人类生活的痕迹。1978年,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和长海县博物馆曾对该遗址进行小规模的调查和试掘。20多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多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随着考古发掘不断深入,有关小珠山遗址和小珠山系列文化逐渐清晰起来。20世纪80年代初,研究人员首次将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文化划分为三期,即小珠山下层、中层和上层文化。但后来的研究则将“三期”变为“五期”,即:从距今7000年的小珠山第一期文化一直延续到距今4100年的小珠山第五期文化。分期调整的意义并不只是期数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对这群史前人类的研究变得更为细化。
亿万年前,随着海平面上升,广鹿岛成为孤悬海中的一座海岛。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徐昭峰介绍说,随着广鹿岛逐渐被海水隔离,原来可以通过陆路交通自由往来于广鹿岛和辽东半岛的动物群,被海水阻隔在了海岛上。
那么,孤悬海中的广鹿岛上的先民是从哪里来的呢?徐昭峰认为,小珠山文化一期的先民主要来自距今8000年的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兴隆洼文化是红山文化的源头,从这个角度来讲,小珠山文化与红山文化是同宗同源。
徐昭峰认为,在兴隆洼文化晚期,以“之”字纹平底筒形罐为主的器物及文化,开始从辽西地区向辽东半岛及其以东地区输出。小珠山一期文化遗址出土的这类筒形罐就是“兴隆洼文化东传”的显著证据。
除了这类筒形罐外,辽西文化向东延伸的佐证,还包括红山文化时期最为著名的积石冢。研究发现,红山文化之后,积石冢在辽西地区消失,但却在辽东半岛地区出现了,而且在时间上一直延续到东周时期。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地区的积石冢源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其传播路线是自辽西向东,越过辽河折而南下,然后到达辽东半岛南端。
对于小珠山先民来自辽西地区兴隆洼文化的说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贾笑冰有自己的见解。
贾笑冰曾连续多年在广鹿岛小珠山遗址一线进行发掘。他表示,小珠山一期文化属于大的东北亚筒形罐文化圈,但跟辽西的兴隆洼文化分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也没有继承关系,因此说它源自兴隆洼文化不严谨。不过,小珠山文化的早期与辽西的赵宝沟文化(继兴隆洼文化后,西辽河流域的又一重要考古学文化)有过交流,所以,在这座海中孤岛上,可以看到西辽河流域先民生活用具的影子。
赵宝沟文化对红山文化和小珠山文化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因此,小珠山文化与红山文化存在相似性。从某个角度来说,二者是同宗同源也是对的。
2 狗是小珠山先民生活的助手
4月末的广鹿岛镇塘洼村吴家屯安静、祥和,还没有进入春耕时的忙碌。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旁,曾经的小珠山遗址发掘现场目前已经恢复为耕地。
长海县广鹿岛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李永亮是土生土长的广鹿岛人,他指着不远处的小珠山告诉记者,发现遗址的这个吴家屯,正处于整座海岛的中心位置。不仅如此,这处遗址还依山傍水,足可见7000多年前,先民对居住地点的精心选择。
7000多年前,选择在广鹿岛生活的先民们与同时期的陆地先民在饮食上有何不同呢?
“存在着不同。”贾笑冰首先给出肯定答案。因为依海而生,小珠山先民将鱼类、贝壳类等水产资源一直作为主要食物来源。不过,在横跨3000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在小珠山文化自身的5个历史时期,先民们也有着各自的饮食习惯。
小珠山一期至二期文化,这时候的先民主要靠狩猎来填饱肚子,捕食对象主要是各种鹿科动物。这时候的小珠山先民也家养动物,品种主要是狗,用来作为狩猎助手。
这里有两个疑问:在与陆地隔绝的海岛上,各种鹿科动物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与小珠山先民早期生活相伴的家狗,又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呢?
贾笑冰表示,8500年前,海平面上升形成了今天广鹿岛的格局。在缓慢的地形地貌演变中,大量的鹿科动物滞留在了这个树林茂密、食物充沛的海岛上。7000年前,小珠山先民登岛后,看到这些鹿科动物,就直接将其捕食充饥了。至于家狗,据分析,是先民登岛时携带上岛的。由此可见,小珠山人与狗的亲密程度。
距今6500年至5300年的小珠山三期文化的先民,仍保持狩猎各种鹿科动物的生活习惯,不过,与此前相比,家畜饲养的动物名单中多了家猪,且家猪逐渐成为他们稳定而又重要的肉食来源。
作为海中孤岛,家猪是怎么出现在广鹿岛上的呢?贾笑冰分析认为,由于小珠山遗址早期狩猎加剧,导致岛上包括鹿科动物在内的野生动物数量减少,因此,原有的狩猎生存已经出现危机,先民们不得不寻找其他方式代替,这是原因之一。另外,这一时期,位于山东的胶东半岛大汶口文化传播到辽东半岛并影响至广鹿岛,这些来自山东地区的先民在带来先进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将家猪和家猪饲养方式带到了岛上,这也直接促进了海岛上家猪饲养的兴起。
随着家畜饲养技术的逐渐成熟,以及所狩猎动物数量的减少,距今5000年至4100年左右的小珠山文化第四期至第五期,家畜饲养方式在这座海岛上得到了长足发展。
3 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对于小珠山遗址,有人用“升起辽东半岛南端第一缕炊烟”这句既具象又生动的语句来形容。的确,在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小珠山遗址和小珠山系列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
“大连广鹿岛小珠山遗址是辽东半岛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发生地、发展地,是研究辽东半岛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标识地。”徐昭峰说。
辽东半岛南端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其考古学文化深受辽西、辽东半岛北部、辽东等地和山东海岱文化的影响,表现出文化的交汇、交融和文化的多元性。研究表明,辽东半岛南端的文化互动,东西路线是辽西—辽东—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列岛;南北路线是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东北腹地,或到达辽东半岛后向东传播。当然,这种交流也有逆向的,但均以辽东半岛为中心。
徐昭峰表示,东北亚地区文化上的广泛交流,既有陆路交通,也有海路交通。以辽东半岛为中心的早期文化交流,在推动东北亚地区文明化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辽西区和山东海岱区先进的文化、发达的农业在辽东半岛碰撞、交汇,然后融合、发展,同时与东北亚地区的其他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推动着本区域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并形成具有一定共性的文化圈。正是这种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的东西、南北的深度文化交流,奠定了辽东半岛东北亚文化交流的枢纽地位。
正因为辽东半岛小珠山系列文化占据了辽东半岛东北亚文化交流的枢纽地位,所以,它也是水稻向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传播的重要驿站。新石器时代初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稻作农业,与此同时,稻作农业不断对外传播,其中一条主要路线就是“北上”,即直接进入现在的山东地区。
大约距今5000年,水稻进入胶东半岛。紧接着,稻作农业跨海北上,传入辽东半岛。从已经发掘出土的考古遗存可以看出,稻作农业并没有止步于辽东半岛,而是进一步向东传播至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已经出土的考古发现证明,朝鲜半岛地区的稻作农业绝大部分出现在距今4000多年、相当于小珠山五期文化时期或更晚。
此外,从旅顺王家村和吴家村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小珠山三期文化时期,伴随着胶东半岛文化的北上,小麦和大豆等农作物也传入辽东半岛。
“小珠山五期文化是一种混合态的考古学文化,积石冢、玉石器、成组的陶礼器,生活模式的多样性,水陆并行的远距离交流等无不说明辽东半岛南端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期,进行着属于辽东半岛地区的文明化进程,在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和文明起源模式研究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徐昭峰说。
辽宁日报记者 朱忠鹤 文并摄
上一篇 : 全球快报:哪些岗位收入高?北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发布
下一篇 : 最后一页